《金融投资报》记者查询发现,金凰珠宝实控人为贾志宏,2017年曾用69.98亿元收购湖北国资旗下的上市平台襄阳轴承(000678)。
在当时,就有媒体质疑,贾志宏的巨额资金来源成迷。
现在来看,贾志宏控股的金凰珠宝用假黄金抵押融资,很有可能与当年的国资收购旧案有关。
俗话说,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!
但再怎么胆大,谁也没有想到一家堂堂正正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珠宝公司,会用假黄金来行骗。
据媒体报道,金凰珠宝从2015年起,以“黄金质押+保单增信”的模式融资,向金融机构提供Au999.9足金的质押物,进而实现在信托机构的融资。
通过此类方式,金凰珠宝总计获得了200亿元融资。
资金提供方包括 :多家信托公司和一家股份制银行,以及湖北中经贸易、湖北融资租赁、湖北永泰小贷等。
但这样的把戏,到今年6月中旬才被识破,原因是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,金凰珠宝的多个信托计划出现逾期,导致金融机构先后要走司法程序。
按照合同规定,在信托逾期的情况下,金融机构有权处置被抵押的黄金。
但在处置黄金之前,必须经过法院检测环节。没想到,一检测却曝出更大的雷。
据报道,2020年2月,东莞信托随机抽取了金凰珠宝质押的其中1根1公斤重量的金条去检测。
送检结果显示,金条为假黄金。虽然金条表面镀金,但内部成分却是铜合金,并非Au999.9足金。
此后,另有金融机构向法院提出了黄金开箱检测。没想到,送检的黄金与东莞信托检测的结果一致,黄金主要成分是铜合金。
对此,有市场人士认为,虽然金凰珠宝提供的黄金并未全部检测,但根据此前的结果,剩下的黄金也很有可能为假黄金。
数据显示,这超80吨的黄金,对应质押的融资金额约160亿元!
对于这起特大黄金造假融资案,投资者自然将目光聚焦到了金凰珠宝实控人——贾志宏身上。
企查查显示,贾志宏主业是做黄金加工和饰品销售生意的,旗下公司主要为金凰珠宝,通过金凰实业控股。
2007年10月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,2010年8月上市美国纳斯达克,股票代码:KGJI。
其官网介绍称,金凰珠宝集研发设计、生产、制造、批发于一体的大型黄金首饰生产企业,是国内较大的黄金首饰制造商之一。
原本说,这么一家公司是不错的,从事珠宝行业,又在美国上了市。
但贾志宏似乎并不满足,2018年在三环集团改制方案中,贾志宏以69.98亿元的价格,拿下三环集团及旗下上市公司襄阳轴承(000678)的控制权,以此实现回A的心愿。
然而,这场蛇吞象的资本大戏,却有诸多疑问。
数据显示,从2015年开始,金凰珠宝的资产负债率就直线上升。从2014年17.17%,上升到了43.43%,到并购的2018年,武汉金凰的资产负债率已高达76.35%。
因此,如此高的资产负债率,贾志宏这近70亿元的资金从何而来?
2018年1月18日,襄阳轴承的公告显示,金凰珠宝称,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及通过法律、行政法规允许的其他方式取得的自筹资金,不存在直接或者间接来源于上市公司及其关联方的情形。
也就是说,这近70亿元的资金,金凰珠宝除了自己的,就是借。
也正因如此,金凰珠宝的资金链十分紧张。
但在收购三环集团的过程中,最蹊跷的还是,在金凰珠宝获得三环集团所持襄阳轴承的全部股份时,金凰珠宝又立马将股权押给原股东,即湖北省国资委和湖北省兴楚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。
也就是说,贾志宏在花了近70亿元以后,襄阳轴承的股权又被他“神奇”质押出去了。
股民认为,花这么大的代价,拿下湖北三环和上市平台襄阳轴承,难道贾志宏没有新的计划?或者说,只是想做一场蛇吞象的资本大戏。
对于这一操作,在股吧中,《金融投资报》记者看到,有人这样评价:
贾志宏似乎并没有实际控制湖北三环及上市平台襄阳轴承,那贾志宏也没法灵活运用湖北三环的资金,但却要面对高额还款压力。
如果贾志宏可以调度三环集团的资金和资源,则这轮撬了极高财务杠杆的蛇吞象行为就可以完美闭环收关。
从目前160亿元未到期融资存量来看,贾志宏显然是赌输了。
对此,《金融投资报》记者致电襄阳轴承董秘办,其工作人员淡定地表示:“此前披露的金凰珠宝自有资金,都是在相关评估机构认定之后披露的,与上市公司无关,我们只是披露平台。”
“总之,这都是大股东的事儿,与我们无关。”上述工作人员称。
而在问到其见过贾志宏没有?对其印象如何时?在电话中,工作人员则笑了,以“不方便评价老板”为由,拒绝回答。
由于上述高额的举债,金凰珠宝近年来的资产负债率分都高居不下。
数据显示,在2019年9月资产负债率为71%,依然在高位。在此背景下,信托公司是贾志宏主要的融资来源。
《金融投资报》记者查询发现,2017年10月以来,金凰珠宝相关信托计划不少于17个。
包括北方信托:“至信五十三号•金凰珠宝一号流动资金贷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”、“至信五十四号•金凰珠宝二号流动资金贷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”;
东莞信托:“鼎信-金凰集团集合资金信托计划(第二十五期)”、“鼎信-金凰集团集合资金信托计划(第二十三期)”、民生信托“至信537号金凰珠宝贷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(第二期)”;
长安信托:“金凰3号贷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”等,这些信托计划最高收益在8%-10%之间,产品期限12-24个月不等。
《金融投资报》记者多次致电相关信托公司,但电话无人接听。
民生信托曾公开表示,针对近期违约的金凰珠宝相关信托计划,其已协调大股东支持,对6月到期的投资人资金进行兑付。
根据官网,《金融投资报》记者查询发现,6月以来,已有6款“金凰”信托产品进行到期清算,包括中国民生信托-至信693号金凰珠宝贷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第一期-第六期,成立规模合计6亿元。
同时,存续产品为7款,其中,至信537号金凰珠宝贷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(2018年11月)(第七期)在今年1月20日成立,产品期限12个月,规模1.068亿元;至信439号金凰珠宝贷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第61期、第60期将于7月到期。
此外,至信439号金凰珠宝贷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第二十二期、第十九期、第十八期,至信511号金凰珠宝贷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(第七期)目前已到期,但仍在“存续产品”列表。
对于金凰珠宝的假黄金抵押融资案,业内是震惊不已。那么,这场彻头彻尾的骗局,问题究竟出在哪儿?
从长安信托披露的风控措施来看
1、黄金质押:
金凰公司提供其合法持有的不低于上金所AU9995标准的实物黄金质押(静态质押),信托放款前,质押物本金质押率控制在70%以内。
2、保证担保:公司法人代表贾志宏承担个人无限责任保证担保。
3、监控措施:
【质押物管理】①质押实物黄金直接保存于武汉本地商业银行保管箱中(中国工商银行(港股01398)),保管箱封存。②质押期间内,不进行查库(保证质押物安全),保管箱不开封,做到静态质押。
【质押物保险】质押实物黄金在保险公司购买财产保险(基本财产险附加盗抢险,同时保险公司承保黄金的重量及质量),该保险的第一受益人为信托受托人;质押黄金接收并存放于银行保管箱后,保管箱将封存,长安信托及保险公司分别持有保管箱钥匙及密码;项目存续期间,保管箱不可开封,做到静态质押。
可以看到,从黄金质押到保证担保,再到监控措施,似乎都是比较合规的。
在百亿黄金秒变铜合金后,精明的网友也提出了此案的三个疑点:
1)贷前入库时黄金是如何检验的?各方有没有参与作假?
2)金凰珠宝所谓的巨量黄金从何而来?
3)金融机构是否有人内外勾结?保险公司是否事先知情?有没有核心信托机构联手做局?
对于这一疑问,显然只有等法律来最后纠错。
最新消息显示,武汉金凰珠宝已被上海黄金交易所取消会员资格,同时淘宝网店也已关闭。这意味着武汉这家本地企业很可能就此崩塌。
目前,在美上市的金凰珠宝,股价仅剩1.12美元/股,并且一直呈现下滑趋势。
信息来源:金融投资报
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
海关|全面加强知识产权海关保护!广州海关启动“龙腾行动2021”
2021-03-08
风控|华纳药厂IPO暴雷:产品不合格 专利有纠纷 财务现隐忧
2020-12-18
2020-12-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