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段时间,58同城多次因平台出现虚假信息而被推上风口浪尖,有媒体报道称,58同城上存在大量发布虚假招聘信息嫌涉诈骗的公司,多位求职者上当受骗,损失金额从几百元至上千元不等。消费者反映称,58同城平台客服对上述投诉不予受理或反馈时间较长,即便处理也只是删除相关链接,在取证需求中不能提供涉嫌诈骗的企业的详细信息。
原罪 | 收益来自流量
拥有每日近亿的浏览量让58同城屹立于市场,但,同时也承受着来自用户的“讨伐”。
近段时间,58同城多次因平台出现虚假信息而被推上风口浪尖,有媒体报道称,58同城上存在大量发布虚假招聘信息嫌涉诈骗的公司,多位求职者上当受骗,损失金额从几百元至上千元不等。消费者反映称,58同城平台客服对上述投诉不予受理或反馈时间较长,即便处理也只是删除相关链接,在取证需求中不能提供涉嫌诈骗的企业的详细信息。
实际上,上述事件并非个例。此前,法制晚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,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搜索2008-2017年的相关一审判决书,国内11个网络招聘平台中涉及刑事案件较多地是58同城和赶集网,58同城涉及的诈骗案件为98起。
原罪 | 收益来自流量
“58同城一直高度重视信息安全工作,58同城已成立600余人的产品、技术、审核和客服人员组成的信息质量安全部门,7×24小时对信息质量进行监控,处理不良信息。
同时,58公司积极联合公安司法部门,严厉打击网络信息犯罪等不法行为。”在谈及平台自我监管时58同城工作人员强调称,“将不计成本,与违法行为斗争到底。”
然而,58同城仍因存在虚假招聘信息频繁见诸报端。
此前,58同城曾因尚未健全完善旅游信息发布审核工作机制,被北京市旅游委、北京市公安局环食药旅安保总队、北京市工商局、北京市网信办联合执法检查。一次又一次地曝光问题后,58同城表现出了良好的认错态度,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虚假信息的顽疾。
58同城所拥有的海量信息量是核心的竞争壁垒,商户会员付费又是平台收益的拳头业务。两者的利益叠加,企业很难从根源去解决信息筛选、审核的漏洞。
如果平台提高了审核门槛,可能会把不少不合规的商户挡在门外,企业广告收入会有减少,短期内影响平台收益水平。
然而,如若不对信息和商户严加把关,平台商业信誉受损也会影响公司业务发展,一旦被贴上“虚假信息”的标签就很难再摆脱。
转型 | 58同城转型生活服务平台
4月11日,58同城宣布管理团队决定,任命李子健为58同城副总裁,全面负责本地服务事业群平台线的运营管理工作,并向58同城联席总裁何明科汇报。关键不在于谁当副总裁,而是58同城偷偷变脸了,一个信息分类平台,58公司悄悄地打出了生活服务的旗帜。
在加入58同城之前,李子健任职于滴滴出行,职位为滴滴快车京津冀蒙西北大区总经理。滴滴的经历,或许是其担纲帮助58同城转型的关键所在。
其主要是要对服务提供者进行严格地管理。
平台方既要做风控,也要做信息分发,毕竟,现阶段市场则对风控的要求愈来愈严格。对此,58同城选择从单纯提供信息的信息分类,进入带有风控机制的生活服务平台,尽管公司的格局没变,但性质却悄然发生了变化。
锐滨商调:致力于打造中国商业调查首选品牌。已搭建完善的调查网络,实现线上全维度、线下全疆域的覆盖范围,提高预测预警预防能力,是企业的专业风控顾问,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。
文章来源:北京商报,图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